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自定内容
欢迎进入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
当前日期时间
自定内容
图片
文章正文
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作者:秘书处    发布于:2024-09-03    文字:【】【】【

转自 微信公众号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专家成果】范恒山: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qq.com)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今年七月底,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重大行动,其中第四项就是部署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显而易见,党中央国务院把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摆放到了重要位置。

城市作为人口、产业、建筑、公共基础设施等高度集聚的区域,成为了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风险高发地。城市安全韧性就是城市抗风险能力,是面对各类灾害预防、响应和恢复的能力,或者说是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能力。

过去数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取得重大进展。2023年底, 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提升至66.16%,提前三年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但我们也能看到,城市安全韧性仍然是城市发展中最为突出也最为明显的短板弱项。令人痛心的是,在许多灾害面前,不少城市显得手忙脚乱、不堪一击,不止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还使一些市民付出了生命代价。即便是有些号称宜居、智慧 、海绵、绿色等的城市,某些格局恢弘、实力雄厚的超大特大城市也存在这种情形。除了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侵袭,在平常的经济社会运行中还存在着楼房垮塌、工厂爆炸、桥梁断裂,管道泄露等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克服这一短板,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成为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当务之急与现实需求。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问题看似细微,但却涉及方方面面。梳理影响城市安全韧性的因素,至少包括这样一些方面:一是城市综合管廊、重要管线以及老旧小区的房屋与公共设施陈旧老化;二是城市建筑格局紧仄密集,交通脉络分割阻隔;三是项目建设层层转包、克扣,导致资金不足而形成“豆腐渣”工程;四是应急基础设施短缺和防护效用不佳;五是专业知识缺乏造成违规操作;六是工作作风华而不实,导致监管不力或处置不速。

应该看到,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推动着安全风险趋向更加严峻复杂。气候变化等带来地球生态的一系列改变,大大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种类和强度;而经济社会活动复杂化演进和层次性跃升导致意外风险和或然因素不断增加。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更加重要也更加艰难。必须站在更高的位势审视风险、提出对策。

基于影响城市安全韧性主要因素的分析和应对风险实践进程的观察,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认识:其一,城市安全风险的直接导发体是物,但背后却牵涉到人,而人的背后则直接关联着相关体制和既得利益。其二,提升安全韧性不能就事论事,需要统筹把握、多措并举;不能扬汤止沸,需要斩根断源、釜底抽薪。概括的说,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需要基于人物一体、标本兼治、工程行为与体制创新联动,以系统配套的思维推进一些重点工作。主要是:

第一,提高安全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的意识,把应对风险、维护安全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摆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进行谋划。有安全重于泰山、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要牢记“百年艰辛、毁于一旦”,“小漏不堵、大堤溃毁”等关联安全的道理,做到警钟长鸣、长备不解,坚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燃。持续不断排查安全隐患,持之以恒的开展安全保障建设。

第二,加强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保障项目建造。以城市燃气、供水、供气、供电、供热、排水、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安全工程建设”为牵引,全面提升交通、通讯、水利、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提高通达不平、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平急两用”项目建设,提高设施、模式、体制等的接驳程度和切换效率。

第三,优化建筑格局。结合城市更新改造,构建城市建筑风险化解的支持能力和安全疏散水平。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管线更新和房屋加固,加强配套与适老化设施建设;推进城中村改造,按照城市标准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推行“多中心+功能组团”的城区建设模式,实行“住宅+公园”的社区建设格局改造;借助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转型,改善商用建筑和住宅小区过度密集的状况;以优化主城区功能定位为抓手,带动城区总体建筑格局的改善,强化城区间的分工、配套和联动。

第四,夯实科技支撑。加强对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演进和破坏模式等的系统研究,把握其中的规律性特征,相应提出基础性化解规程和应急处置方案;强化数字赋能,构建良好的智慧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风险预测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精准管控能力和救援恢复能力;推进安全软件、安全装备、安全产业等的开发拓展,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坚实的手段和平台支撑。

第五,强化体制约束。以压实责任、从严监管为导向,建立扎实有效的工作机制。清晰化分部门与岗位职责,细化工作要求,健全追究制度,促进各项安全管控朝实、深、细、快、久方向推进;完善政绩考核和干部任用制度,把安全状况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严格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健全招投标工程管理制度,建立工程灾害风险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终身追责制度,防止层层转包、名实不符;强化工程设计、建设、使用全过程监管,杜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劣工程产生。

第六,促进全民行动。全体市民是防灾抗灾的主体,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的根基在人民。加强敬畏城市教育,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物体良性互动的格局,减少自然风险特别是突发灾害孕育爆发的机会;加强公共安全宣传,通过各种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和弘扬安全文化,增强全体市民安全意识和应对安全风险的自救互救能力。同时,鼓励广大市民自觉行使监管职责,推动政府部门和专业单位积极扎实的做好城市安全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摘录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及平台所有,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学会秘书工作人员,以便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  蜀ICP备20019211号-1
访问统计
自定内容
起始时间:2022年1月16日
图片
自定内容

学会电话/传真:86-028-85215766  

学会邮箱:scrss@scrss.net  

学会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韵路150号高新国际广场D座9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