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5)》发布

8月11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简称“赛迪四川”)与重庆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赛迪重庆”)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5)》,以区县为出发点,对全国五大城市群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


据了解,该研究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切入,研究对象涵盖全国五大城市群,即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围绕综合质效、创新驱动、绿色生态、数智转型、开放共享5大维度,包含10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


研究显示,从五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情况来看,呈现长三角城市群显著领先,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次之,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对靠后的发展竞争格局。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来看,城市群内县(市、区)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成都及重庆主城区作为核心区域,总指数相对较高,形成城市群发展的双核引擎,核心区域周边县(市、区)总指数次之。除核心区域及周边区县外,大量县(市、区)总指数偏低,发展相对滞后。


成都都市圈在综合质效、创新驱动、绿色生态和开放共享四个维度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创新驱动和绿色生态方面表现突出。重庆都市圈在数智转型方面略优于成都都市圈,但在创新驱动、绿色生态和开放共享三方面仍有一定短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指数前100区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指数前100区县中,市辖区占据主导,入围数量达63个,反映出市辖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从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区域高质量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双核主导格局。重庆市共29个县(区)入围,成都市共19个县(市、区)入围,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从前十强分布情况来看,成都市共有武侯区、双流区、龙泉驿区、金牛区4个市辖区入围,重庆市共有渝北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涪陵区4个区入围,宜宾市翠屏区、绵阳市涪城区入围。


转自微信公众号:四川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