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于《改革》2025年第9期,全部版权归原作者与期刊所有
作者简介
周文: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杨正源: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周文,杨正源.论智能经济:内涵特征、发展态势与战略选择[J].改革,2025,(09):1-15.
导读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智能经济,正作为一种更高阶的经济形态重塑全球生产范式。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智能经济的本质并非数字经济的简单延续,而是源于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以智能体为代表的新型劳动资料历史性地将马克思一般智力理论转化为能动的生产力。
然而,当前我国发展智能经济仍面临核心技术“卡脖子”、劳动力结构性错配、数据要素治理困境以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等多重挑战。
发展智能经济,应构建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培育与智能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劳动者,夯实数据高质量供给与安全治理基础,构建以人为本的伦理规范和全球治理合作框架。
转自微信公众号:复旦经济学中国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