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近日,国务院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相关要求,科学确立试点空间布局,因地制宜确定重点改革事项,形成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蓝图,将有效促进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统筹部署

科学确立综合改革试点布局


《实施方案》强化战略统筹,确立了科学布局、典型引路的试点区域格局。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形成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顶层设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对试点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实施方案》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坚持试点先行,鼓励地方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实施方案》着眼于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充分考虑各要素市场和相关地区发展实际,把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和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现实需要,形成了兼顾改革工作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和重大区域战略的试点布局。试点省市探索创新积极性高,发展诉求强烈,前期准备工作扎实细致,在我国区域格局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如,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重庆正在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选择相关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有利于兼顾不同要素禀赋、不同产业基础、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改革工作,强化对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形成制度性成果,在更多地区复制推广。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将进一步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丰富要素供应方式,为相关地区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奠定坚实基础。


因地制宜

切合实际推出重点改革事项


《实施方案》坚持因地制宜,形成了既符合地方实际又切实可行的重点改革事项。试点探索、投石问路是我们党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因地制宜是指导改革试点工作的科学方法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我国要素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但不同要素的市场化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战略定位也存在差异。如,北京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集聚,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要素市场活跃度高,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株潭同城化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汇聚了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充分考虑要素差异、区域差异,结合各地重点领域改革进展以及发展特点、要素禀赋和发展需要,把握经营主体最为关切的痛点、堵点问题,以量身定做的方式,明确相关地区重点改革事项,赋予了地方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综合改革试点涉及的改革举措内容丰富,创新性、针对性、操作性强,充分反映了地方的改革诉求。因地制宜的改革任务将为各地聚焦改革重点、取得改革实效奠定坚实基础。试点地区的差别化探索将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破除要素流动障碍,显著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守正创新

推动重点改革任务攻坚突破




《实施方案》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了一系列探索前沿突破的改革举措。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同时也要顺应实践发展新要求深化制度创新,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方案》在深化对要素配置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着力打破束缚经营主体活力的体制瓶颈,打破要素顺畅流动的行政壁垒和区域壁垒,补齐制约要素协同高效配置的市场短板。传统要素方面,围绕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探索赋予试点地区更大土地要素配置自主权,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结合劳动力畅通有序流动要求,着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按照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要求,着力增加优质金融服务供给。新型要素方面,加快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全要素一体化配置的创新服务体系;聚焦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建设,着力完善数据采集、流通、应用和安全保护方面的体制机制;结合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提出了加强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实施方案》注重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积极为要素高效协同配置探索新路径,以要素领域的新型生产关系构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举措将推动传统要素与新型要素深度融合,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与资本链协同耦合,推动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演进。


随着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将推动保障要素领域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协同配置的市场秩序加快形成,要素市场的生机活力不断迸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